河莞惠中四市勘察设计协会 以球为媒 共谋行业发展新路径
2025-04-14 来源: 阅读:0次
4月12日,一场别开生面的“勘察设计行业高质量发展交流会暨河莞惠中四市首届羽毛球交流赛”在河源举行。东莞市勘察设计协会副会长莫惠庭,携会员单位东莞市大业施工图审查有限公司、东莞市城建规划设计院、广东建青工程勘察设计咨询有限公司、广东华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的选手代表共赴河源,与来自河源、惠州、中山的行业同仁共聚“勘察设计行业高质量发展交流会暨河莞惠中四市首届羽毛球交流赛”。来自四市勘察设计行业协会的会长、秘书长等齐聚一堂,通过“以球会友+深度研讨”的创新模式,将羽毛球竞技的拼搏精神与行业发展的深度研讨有机融合,共同探寻行业破局之道。
行业困境与破局探索
当天上午,四个城市的勘察设计协会会长、秘书长等主要人员在河源市勘察设计行业协会会议室进行了行业交流。在全国房地产市场调整的大背景下,四市协会代表直面业务量下滑、转型压力等挑战,以开放姿态共商城市更新、既有建筑改造等新赛道机遇,为勘察设计行业破局突围注入协同动力。“行业寒冬倒逼转型,城市更新、既有建筑改造等新赛道或将成为破局关键。”这一观点引发与会者强烈共鸣。
河源市勘察设计行业协会会长吴桂斌在交流会开场白中指出,湖北省已率先成立城市更新局,通过走城市更新的道路寻求新的突破。如今,包括河源在内的广东勘察设计市场也不可避免受到冲击。此次举办羽毛球交流赛,就是希望以羽毛球为媒,共商行业发展新机遇。
各市差异化发展路径
惠州市勘察设计协会会长李惠东指出,惠州目前有200多家会员单位,但目前会员单位的交流活动不多,新会员入会的积极性也不高,其主要原因就是受市场环境影响,各会员单位的营收明显下降。作为行业协会,我们要做的就是更加努力,制定行业标准,为会员单位找出路。企业越艰难,协会越要做实事,提升服务质量,加强行业转型,从危机里寻求发展机遇。经过调研和探讨,惠州协会聚焦“存量焕新”,认为既有老旧住宅小区的升级改造,商业综合体的焕新利用,或许是未来一段时间内行业发展的重点,计划通过建立专项技术标准体系推动业务转型。
中山市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协会会长王滔表示,中山协会近两年来通过“扩容增效+品牌提升”双轮驱动做了很多具体工作,效果较为显著。本着“应纳尽纳”的原则,尽可能多的吸纳在本市从事勘察设计及相关业务的企业加盟,在同一个平台上探讨行业话题和行业操守,目前协会会员企业超过200家。在品牌提升方面,通过成功举办建筑设计文化节等大型活动,展示勘察设计行业成就,搭建跨地域学术交流平台,努力为湾区融合发展注入新动力。中山协会还在服务政府责任交托、搭建行业资信交流平台、以点带面的行业名师及作品推介和房屋安全鉴定技术培训工作等方面持续发力。同时,在加强科技赋能、扩展服务链条与范围以及向外开拓等方面,努力寻求目前困境的破局之策,为行业和会员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服务。
东莞市勘察设计协会副会长单位代表(东莞市大业施工图审查有限公司)莫惠庭表示,目前东莞勘设协会共有会员单位130余家,包含市政交通分会、房屋安全鉴定与加固设计分会,会员单位以勘察设计技术服务类为主。从去年开始,东莞市的建设量明显下降,协会在行业内卷的环境下,努力提高为会员服务的水平,在会员资质延续、四库业绩补录等方面,起到了与主管部门沟通的桥梁作用,提升了效率与质量;协助市住建局编写了多项地方技术指引,对东莞市执行的抗震要求进行了调研;对会员单位开展技术交流和帮扶活动,邀请名师大家走进东莞,针对行业话题和发展破局进行分析交流,为会员单位提供解题思路。2025年1月完成了第二届东莞杰师的评选活动,肯定他们为行业做出的贡献,提振行业及从业人员的信心。
建立常态化协作机制
在交流会上,四市的协会领导积极探讨行业发展之路,并达成共识:建立“不定期互访+赛事联动”的长效机制,把此次羽毛球交流赛作为各市行业交流的新开端,并将其定位为常态化交流活动,诚邀更多兄弟市一起参与,为广东勘察设计行业高质量发展走出一条抱团发展、稳健行走的合作之路。
以球会友提振行业士气
羽毛球交流赛成为行业活力的生动注脚。当天下午两点半,羽毛球交流赛正式开启。四市共近60名选手同台竞技。交流赛分男子双打、混合双打,通过抽签方式各市公平对决。经过三个多小时的比拼,惠州市勘察设计协会获得了此次羽毛球交流赛冠军。
参赛选手、某设计院总工表示:“通过运动释放压力,在竞技中增进了解,这种新型交流方式有效提振了行业士气。”
勘察设计行业高质量发展交流会暨第二届羽毛球交流赛已确定由惠州协会承办。这场始于羽毛球的跨界探索,正为广东勘察设计行业转型升级打开全新想象空间。
河源代表队
东莞代表队
惠州代表队
中山代表队